100%

  ●仙溪志卷三

  衣冠盛事

  仙釋

  祠廟

  祠堂

  冢墓

  ○衣冠盛事

  仙溪地方百里科第蟬聯簮纓鼎盛甲於他邑自昔有一門兩公相五里三待制之謠今自宰執侍從臺諫至於家世科第大書特書以侈茲邑之盛事若橋全墩流之讖必有出而當之者繼此當不一書

  封王

  宰相

  侍從臺諫

  父子侍從

  四代侍從

  一門監司郡守

  兄弟同時監司

  兄弟同時郡守

  父子相繼監司

  兄弟同拜刺史

  廷試第二人

  第四人

  第五人

  省試第一人

  一門登進士第

  六代登進士第

  四代登進士第

  三代登進士第

  父子登進士第

  兄弟登進士第

  兄弟同年登進士第

  △封王

  封王

  陳洪進

  △宰相

  宰相

  葉顒

  △侍從臺諫

  侍從臺諫

  陳次升 【 寶文閣待制】 王回 【 監察御史】

  朱紱 【 諫議大夫給事中寶文閣待制】 許敦仁 【 工部侍郎御史中丞】

  傅淇 【 御史直龍圖閣】 林一飛 【 戶部侍郎】

  許■〈禾貞〉 【 監察御史】 余崇龜 【 兵部侍郎給事中】

  陳讜 【 兵部侍郎敷文閣待制】 葉大有

  △父子侍從

  父子侍從

  傅楫 【 中書舍人龍圖閣待制】 子誼夫 【 兵部侍郎】

  △四代侍從

  四代侍從

  蔡襄 【 禮部侍郎】 孫伸 【 徽猷閣待制】

  曾孫洸 【 戶部尚書徽猷閣待制】 元孫戡 【 寶謨閣直學士】

  △一門監司郡守

  一門監司郡守

  傅謙受 【 夔府漕使】 汶 【 江西提舉】

  淇 【 浙東西提刑】 誠 【 淮西漕使兼提刑提舉】

  楫 【 亳州】 諒友 【 和州】

  誼夫 【 東平府開德府】 詒度 【 邵武軍】

  鞏 【 郴州】 諴 【 光州】

  大聲 【 循州】  

  葉確 【 河北提舉】 元璘 【 廣東提舉】

  元汴 【 廣東漕使提刑】 棠 【 浙東提舉】

  元澣 【 桂陽軍】 圭 【 容州】

  槃 【 新州】 大有 【 溫州】

  蔡襄 【 福建漕使】 戡 【 江東廣東漕使廣東提舉湖南浙東提刑】

  戩 【 福建提舉】 樞 【 夔路漕使京西淮西提舉】

  洸 【 寍國府】 伸 【 徐州】

  陳讜 【 浙西提刑】 豐 【 南恩州】

  諒 【 象州】  

  蘇欽 【 利路漕使】 洸 【 知雷新豐辰四州】

  △兄弟同時監司

  兄弟同時監司

  傅汶 弟淇 【 汶江西提舉淇浙西提刑二路相隣母夫人年九十更迭迎侍人以為榮】

  △兄弟同時郡守

  兄弟同時郡守

  陳讜 弟諒 【 讜知貴州諒知潯州潯貴相望子姪更迭省問唯諾相聞二州之人榮之】

  △父子相繼監司

  父子相繼監司

  林豫 子師說 【 並為江西轉運又並為廣東漕運又並浙江提刑】

  △兄弟同拜刺史

  兄弟同拜刺史

  陳文顯 【 通州】  弟文灝 【 衡州】  文顗 【 舒州】  文頊 【 庾州】

  △廷試第二人

  廷試第二人

  蔡佃

  △第四人

  第四人

  王邁

  △第五人

  第五人

  丘■〈〈虍外魚内〉攵〉

  △省試第一人

  省試第一人

  葉大有

  △一門登進士第

  一門登進士第

  蔡氏二十三人

  傅氏二十五人

  許氏十二人

  葉氏十一人

  余氏七人

  陳氏五人

  •蔡氏二十三人

  蔡氏二十三人

  襄 高 【 襄弟】 袞 準

  京 卞 翛 佃 【 襄孫】

  伷 【 佃弟】 棣 樞 【 襄曾孫】 頔 【 樞孫】

  敷言 【 頔子】 仍 【 卞子】 衍 【 京姪孫】 伸 【 佃弟伷兄】

  戡 【 伸孫】 諒 【 樞孫】 說 【 襄五世孫】 雋 【 戡從弟】

  廉 【 襄裔孫】 儀甫 【 襄二世孫】 儀國 【 襄來孫】  

  •傅氏二十五人

  傅氏二十五人

  楫 諒 【 楫子】 巖 【 楫孫】 誼夫 【 楫子】

  權 【 楫姪】 求 【 楫姪】 希龍 【 楫孫】 佇 【 巖姪】

  知柔 【 希龍姪】 牧 【 巖孫】 淇 【 佇子】 誠 【 牧子】

  諴 【 牧子】 丙 【 楫孫】 公稜 【 楫孫】 益 【 淇孫】

  大聲 【 諴姪】 燁 【 公稜子】 學古 【 丙子】 熺 【 淇孫】

  一聲 【 求姪】 夢澄 【 知柔從姪】 雷龍 虎臣 登

  炳      

  •許氏十二人

  許氏十二人

  程 ■〈禾貞〉 【 程弟】 巽 【 ■〈禾貞〉子】 賁 【 ■〈禾貞〉子】

  異 【 ■〈禾貞〉子】 章 【 ■〈禾貞〉從子】 堯夫 【 巽子】 堯臣 【 巽子】

  振 【 巽子】 知新 【 堯夫孫】 亞璟 【 巽孫】 興裔 【 知新子】

  •葉氏十一人

  葉氏十一人

  賓 傳 【 賓子】 確 【 賓姪孫】 牧 【 賓姪孫】

  阜 【 賓姪孫】 顒 【 寶臣孫】 立功 【 確曾孫】 立志 【 立功弟】

  叔僑 【 寶臣姪孫】 槃 【 顒姪孫】 大有 【 顒曾姪孫】  

  •余氏七人

  余氏七人

  象 敻 授 【 敻姪】 元一 【 象從姪孫】

  崇龜 【 元一弟】 日華 【 崇龜子】 君節 【 日華從弟】  

  •陳氏五人

  陳氏五人

  次升 拱之 【 次升姪孫】 湯 【 次升曾孫】 立伯 【 次升曾姪孫】

  塤伯 【 立伯弟】      

  △六代登進士第

  六代登進士第

  許■〈禾貞〉 子 【 巽賁異】 孫 【 堯夫振】 曾孫 【 亞璟】  元孫 【 知新】 來孫 【 興裔】

  △四代登進士第

  四代登進士第

  蔡準 子 【 京卞】 孫 【 翛仍】 曾孫 【 衍】

  △三代登進士第

  三代登進士第

  陳驥  子【 豐】  孫 【 讜】

  △父子登進士第

  父子登進士第

  葉賓 子傳 陳浩 子瑄

  陳公言 子大卞 傅楫 子 【 誼夫諒夫】

  傅佇 子淇 傅牧 子 【 誠諴】

  傅丙 子學吉 傅公稜 子燁

  蔡頔 子敷言 陳覺民 子 【 崇輔隣】

  陳開 子曅 余崇龜 子日華

  許巽 子彥為 王鑑 子邁

  △兄弟登進士第

  兄弟登進士第

  蔡襄 弟高 蔡佃 弟 【 伷伸】

  丘子雲 弟子諒 許程 弟■〈禾貞〉

  許堯夫 弟振 蔡珵 弟珏

  陳驥 弟 【 駢騶】 傅誠 弟諴

  林宋卿 弟 【 宋臣宋■〈弓弓攵〉】 葉立功 弟立志

  林從周 弟灝    

  △兄弟同年登進士第

  兄弟同年登進士第 吳乘 弟秉 林宋臣 弟宋■〈弓弓攵〉

  蔡京 弟卞 余元一 弟崇龜

  ○仙釋

  盛唐之際邑加仙遊之名晚唐以來地有佛國之號宜其神奇之跡靈異之人並生錯出於此歟

  何莫詳

  羽士梅洞霄

  九座禪師

  瑞香禪師

  僧清忠

  廣濟禪師

  祖照禪師

  南林庵主了明

  僧名遇

  僧省澄

  卓道者

  僧號僧伽

  僧自殊

  僧文義

  僧文偁

  △何莫詳

  何氏臨川人字名莫詳漢元狩中兄弟九人自臨汝來經行鷄子城奕於巖畔煉丹於湖上丹成乘九鯉魚上昇今有丹竈藥槽水簾虬跡及巨人武尚存厥父府君跡而尋之見九子已仙去因隱此山今立水仙廟在焉留仙乃其遊憩之山風亭乃其結風之所 【 舊傳九仙結風為亭羣處其上故名】 湖曰仙湖 【 即九鯉湖】 嶺曰仙嶺水曰仙水山曰九仙縣曰仙遊皆本諸此

  △羽士梅洞霄

  羽士梅洞霄括蒼人能出神入夢未南渡前甞言錢塘有天子氣既而言驗夔漕傅謙受携與偕來自括蒼乘桴遇風濤洶湧眾舟俱覆梅師步斗顧瞻對岸有北方正神之幟若有物扶之以濟險福神道觀始鍾既成叩之無聲梅揮劍擊之鍾始大震為福神開山

  △九座禪師

  九座禪師名智廣姓陳縣西留坡人唐元和二年生不茹葷於日月中行有十二影隨身常持鉄鉢并一白犬隨行或聞面前有引道呵喝之聲空中或降乳香中宵或現燈燭鄉人異之開成中至鄂州參鹽官禪師鹽官發問師答曰不東不西是佛菩提不上不下真佛不假鹽官曰佛法省要盡在汝矣初卜山富洋次入南山庵咸通六年始卜庵於九座山之東端坐石龕中有巨蟒側睨師端坐無怖色蟒乃去又有異人作禮獻雙木履師受之其後觀者競齧其屑而歸以為祥異遂於巖西立院院西有龍潭師每浴水必煖若有司其事者一日至則水冷俄聞山中有鞭箠號泣之聲自後不復浴矣由是四方傾慕禱祈雨澤叩禍福事必驗王氏入閩師曰騎馬來騎馬去自光啟丙午據閩終保大丙午 【 見閩中實錄】 有留從効者師遇之甚厚甞有讖曰功下田力交連井底坐二十年從効果據泉州如其言後滅其它靈驗多如此世謂龍樹王化身光啟二年八月十一日示寂年八十乾寍中謚正覺禪師宋元祐六年加封慈應崇寍中敕賜無塵塔額隆興元年以本路軍縣遇旱禱雨屢有靈應加封普濟

  △瑞香禪師

  瑞香禪師名恩姓王泉州人唐元和元年建富洋院道場太和六年示寂得舍利無數建塔於院東會昌間官司欲毀之雷電大作蛇虎遶伏遂不敢毀宋天禧間忽從塔頂放紅毫光隱而復現凡六度每有瑞香自塔中出因號焉本縣祈雨屢有感應嘉定十一年敕賜靈惠禪師

  △僧清忠

  僧清忠甞取經西川得金水寫經以歸泛海為海神取去再往得銀水寫經復為盜劫又往川人疑其為販經者欲殺之自斷右手以誓血成血乳川人異之得墨字經以歸皆臘紙楷書復授以雕番人二雕孩兒二雕鳳二雕鷄二曰以此擁護必能達遠五代蜀天漢三年敕賜紫衣歸建道塲於龍華寺之東偏閩貞明五年敕補充律大德宋初敕賜院額曰普惠號曰宏法大師仁宗神宗兩朝有御書詩賜之

  △廣濟禪師

  廣濟禪師名志忠姓陳本縣人與真寂沈禪師雅相愛遊處必俱唐長慶中經行莆田龜山院北遇六眸神龜躡四小龜行俯仰其首如作禮者三遂結庵於此後皆趺坐而逝敕賜廣濟禪師

  △祖照禪師

  祖照禪師名道和姓潘縣西人棄儒就釋徽廟時曾對御升座賜紫太中大夫左階儒祿食邑一千五百戶實封五百戶特賜今號住真州長蘆寺開堂日呂洞賓作回秀才應供祖照覺之遣使者同其行止回秀才直至江頭橫劍渡水而去照師不待侍者回報先陞座云四海雲遊呂洞賓長蘆江上見全身山僧擬欲留仙斾卻展神通過別津侍者回眾僧云已道了有語錄行於世

  △南林庵主了明

  南林庵主了明姓陳生而有異光出家為僧至京師相國寺與異僧懷素遇親承演說法要大悟辭歸隱於金剛山三十餘年戒行完淨處山絕巔建庵人疑其山高泉涸師禮拜告天亭午雷鳴擊石泉湧而出至今不竭山居四十七年如律結夏至末年獨否從者問其故師曰余行不久矣一日登座告其徒曰若論此事無形無相無今無古天上天下誰人覺悟若問蹤由雪峯不打南泉皷會麼咄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端坐示寂後呂大資惠卿誌其塔

  △僧名遇

  僧名遇住高田院常讀大藏經忽一日有一人立於經案前曰請和尚歸去僧荅曰汝是何人曰陰司使者僧書倡曰三年過了又三年要讀元文滿五千功德圓時珍重去毋煩使者上高田

  △僧省澄

  僧省澄姓阮本縣人禪行高潔乾德中賜號真覺住泉州招慶從學者千計甞夜至雲堂有僧方熟寐口吐華光澄潛為作禮翌日僧謂澄曰夜來夢白衣觀音作禮此何祥也澄愕然

  △卓道者

  卓道者名彌真縣南人舊為鋸匠入山遇異人授以二桃食其一而留其一異人問之何不盡食荅云留以遺母自是不茹葷性自靈悟施頌及水病者飲之即愈後遂祝髮結菴於鳴峯山晚年趺坐而化今真身猶存里人禱雨皆獲徵應號鳴峰巖

  △僧號僧伽

  僧號僧伽紹興間來憇靈陂院前小橋之上伺飯鍾則入僧徒厭之食後鳴鍾僧伽入赴而食已罷回至橋僧伽趺坐而化僧徒以香花法器迎入本寺眾力舁擡不動靈峯寺僧聞之率眾來迎二夫舁去甚易塑像而崇奉焉兩暘祈禱無不應驗

  △僧自殊

  僧自殊住席麻般若庵曾參大慧禪師有大贊真墨云真實既無妄毀讚了無功卻許殊禪者於中一線通庵在文筆峯下

  △僧文義

  僧文義依安里人姓陳乾寍中參雪峯王化師作偈呈曰覿面相呈這個漢只守虛空勿涯岸不似世間採寶人拋卻真珠守泥彈雪峯云如人到人家敲門主人公出來卻問這箇莫便是主人公麼師乃义手近前雪峯拈起住杖開平初還山一日其徒問和尚誦什麼經師云沒字底經又以偈荅之我所甞念經未甞有所念念念還無念聲聲不間斷作麼遣時光所圖非功德示寂得舍利子一千二百餘粒以琉璃盛之迎歸丈室為靈鑑院開山

  △僧文偁

  僧文偁本縣人修行堅苦日誦金剛經不輟口所居丈室不燭自明湯瓶水常滿若有神供

  ○祠廟

  祭法云法施其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能禦大災捍大患則祀之閩俗機鬼故邑多叢祠惟袁侯以死捍寇於法得祀餘或以神仙顯或以巫術著皆民俗所崇敬者載在祀典所當紀錄其不在祀典者不書

  城隍廟

  仙水靈惠廟

  靈顯祠

  靈惠袁侯廟

  興福廟

  顯祐廟

  興教廟

  慈感廟

  三妃廟

  東嶽行祠

  南臺惠利嘉澤二侯廟

  昭靈顯祐真君行祠

  明山靈濟廟

  靜應廟

  昌山靈應廟

  靈輝廟

  英濟侯

  蕭宮冲應廟

  威祐廟

  順濟行祠

  威惠靈著王廟

  慈濟冲應真人行宮

  靈濟廟

  △城隍廟

  城隍廟縣西二百步舊有廟湻祐癸卯知縣蔡次傳重建

  △仙水靈惠廟

  仙水靈惠廟縣東北二十里九仙山下焉 【 唐景雲間有清源縣仙水廟記今亡】 舊傳何氏兄弟來憇此山其後乘九鯉仙去厥父府君跡而尋之因遺香爐銅柸鐵鞭於溪中盤石之上雖暴漲不沒里人神之即其地立廟中塑府君像環列九仙皆跨鯉後以禱雨屢應紹興間賜廟額靈惠乾道三年封嘉應侯寶慶二年加封惠利 【 天聖間知縣孫諤始至凡境內祠宇悉火之適歲大旱聞有仙水廟因禱雨輒應廟得不毀且增餙之紹興十一年知縣謝天民重建】 神主科名尤靈詔歲興福漳泉士大夫齋戒詣祠下丐夢不絕 【 陳讜夢記載王邁丙子春丐夢祠壇夜夢登閣上如綵畫設幕帟分為四龕王據其首俄有僧偕一童子至謂王曰左右當坐第四位王問僧為誰童子曰僑如尊者次年唱第果居第四蔣有秋少名遇丙子春偕昆季丐靈夢一小童捧牌示之題四字曰解是各有及揭榜以有秋名預薦顧幼強自城□持來請禱將旦夢有童子授之蘭又道士從外入謂顧曰何郎回禮日方有信息覺而莫喻時其子孺履尚齠齓庚午春莆陽士子迎奉何侯入城寓顧君所居之旁是秋父子俱預薦所謂回禮者此也次年同赴蘭省獨其子登第此蘭之應李夢龍解試祈夢得荷業聯昆季之語太學補魁三夢谼前得夢有名東南第一人之句是皆已然之明驗未易悉數之】

  △靈顯祠

  靈顯祠在縣東北來蘇里 【 舊名何仙祠】 九鯉之上面揖爐峯俯瞰平湖丹涯翠壁環列左右雲影波光輝映上下彷彿蓬萊閬苑非人間之風韻也稽之載籍神姓何諱未詳始居廬江徙豫章娶張氏生子男九人女四人時漢淮南王安好文學與數術之士神在江淮間與王友善九子亦從之遊後九子師大羅學辟穀法遂自九江寓居於閩之子山 【 今福州九仙山】 經高蓋山 【 今永福縣】 復過莆 【 今有太平社行祠】 因覓山川之秀遂過雞子城山東北之湖上甞對奕於巖畔煉丹於湖側其父府君亦辭淮南渡江而右與其母小君自閩之莆跡尋其子九子丹成欲引父俱仙以母不從而止湖有九鯉竊甞其丹皆化為龍九子乘以上昇父遂隱其山四女歸于張楊范信氏以鐵鞭銅珓香爐行程歷遺所隱山中未幾飛於山南溪之盤石上雖洪流推激不去後又棲於溪北林木上烏鵲翔鳴以萬計時人相顧駭異後記其經行之地目其山曰九仙山湖曰九鯉湖有何巖何嶺仙水之名宋乾道二年旱甚縣官禱之立應遂建祠并搆樓閣中像其父府君旁列九子郡之士子有志於功名者先期齋沐謁祠丐靈顯晦皆决於夢其應如響湻熙丁未歲旱郡守朱端學禱之時有龍見上其事於朝敕賜靈顯有敕額記仍捐郡帑二十萬為新其祠

  △靈惠袁侯廟

  靈惠袁侯廟在縣西之上余侯名章任武翼郎殿前司第四正將紹興甲子何白旗賊犯境有詔發禁旅三千以剋復命密州觀察使張淵統之侯隸麾下與張都統會合期日勦滅至九座山聞賊兵在前遂提孤軍先往與賊遇於磨石山下力戰死焉邑人哀之為立祠紹興中賜廟額

  △興福廟

  興福廟在縣西一里神姓林名義縣下頓人生為巫醫歿而有靈紹興間汀寇猖獗侯發陰兵拒賊現身人皆見之兇徒遂潰乾道間賜廟額嘉泰辛酉封威祐侯尋累封彰應通靈孚順侯湻祐間封孚祐昭德公 【 父封靈惠英濟侯母葉氏封靈貺淑靖夫人妻黃氏封靈惠協順夫人】

  △顯祐廟

  顯祐廟在縣東蘇山茶園之舊址號官庄廟紹興元年賜廟額乾道中封神惠侯寶祐三年加封廣濟

  △興教廟

  興教廟在縣南街古傳鹽場之地土乾道間賜廟額

  △慈感廟

  慈感廟在縣西一里神姓陳氏本汾陽人生為女巫歿而人祠之婦人姙娠者必禱焉神功尤驗端平乙未賜廟額嘉熙戊戌封靈應夫人尋加封仁惠顯淑廣濟夫人寶祐間封靈惠懿德妃

  △三妃廟

  三妃廟在縣東北二百步一一順濟廟本湄州林氏女為巫能知人禍福歿而人祠之航海者有禱必應宣和間賜廟額累封靈惠顯衛助順英烈妃宋封嘉應慈濟恊正善慶妃沿海郡縣皆立祠焉一昭惠廟本興化縣有女巫自尤溪來善禁呪術歿為立祠湻熙七年賜廟額紹興二年封順應夫人一慈感廟即縣西廟神也三神靈跡各異惟此邑合而祠之有巫自言神降欲合三廟為一邑人信之多捐金樂施殿宇之盛為諸廟冠 【 俗名三宮】

  △東嶽行祠

  東嶽行祠在福神道院

  △南臺惠利嘉澤二侯廟

  南臺惠利嘉澤二侯廟在縣東一里舊傳神本福州南臺神其廟基乃舊廵檢衙昔有巡檢福州人奉其香火因立行祠於廨內後遷寨於繫蓼而神祠如舊

  △昭靈顯祐真君行祠

  昭靈顯祐真君行祠在縣南五里正廟在莆田江上烽火墩 【 按郡志昭靈廟始福州福清張真人祠熙寍十年以旱禱致雨護餉有功封保禧真人紹興三年賜昭靈廟額尋加封妙應普祐靈濟又按比事云趙昇初師事張道陵隱居鳴鶴仙甞乘鉄舸至莆田江口今舟痕尚存於石因立祠累封顯祐真君趙本學於張流俗相傳謂之張趙一謂姓張一謂姓趙未知孰是俗稱正一天師妙觀大帝非也】 里人傳真君化現身鑿井得泉雖遇旱歲不涸灌田萬畝民利之號其泉曰聖泉井曰龍井因立祠焉歲旱禱井必雨 【 鄭必六記】

  △明山靈濟廟

  明山靈濟廟在縣東二十里宋建炎間有楊氏兄弟居於山側長名泰次名梓歿而有靈祈禱輟應里人畏而愛之紹定間賜廟額累封威惠昭應廣祐侯顯惠孚應普佑侯

  △靜應廟

  靜應廟在縣東三十里舊名詹林祠祈禱感應俗呼詹林翁湻祐初賜廟額

  △昌山靈應廟

  昌山靈應廟在縣東三十里里人敬信呼曰大仙湻祐初賜廟額尋封昭祐侯

  △靈輝廟

  靈輝廟在縣西之古瀨乃魁巖山神水旱盜賊祈禱必應葉正簡公請於朝賜廟額累封昭應順利忠嘉顯佑侯妻封忠祐靈惠夫人

  △英濟侯

  英濟侯姓陳名伯高為靈輝之佐曩歲山寇迫境力捍禦之葉大監棠請於朝封助忠將軍湻祐辛亥加封英濟侯

  △蕭宮冲應廟

  蕭宮冲應廟在縣東南五十里姓蕭氏兄弟敕賜廟額尋封孚顯孚應孚惠侯

  △威祐廟

  威祐廟在縣東南五十里風亭市端平三年賜廟額

  △順濟行祠

  順濟行祠一在風亭市西里人崇奉甚謹廟貌甚壯神父林愿母王氏廟號祐德寶祐元年王教授里請於朝父封積慶侯母封顯慶夫人妃之正廟在湄州而父母封爵自風亭 【 詳見明著錄】

  △威惠靈著王廟

  威惠靈著王廟二在風亭市之南北按漳浦威惠廟集云陳政仕唐副諸衛上將武后朝戍閩遂家於溫陵之北曰風亭靈著王乃其子也今風亭二廟舊傳乃其故居

  △慈濟冲應真人行宮

  慈濟冲應真人行宮一在縣東慈應堂一在縣西元台門外

  △靈濟廟

  靈濟廟在縣北三里寶祐四年賜廟額

  ○祠堂

  古者鄉先生歿而祭於社以其功德之可稱也先賢祠於僧寺者多惟縣家所立有關世教者特書之餘悉不著

  蔡忠惠公祠在縣學尊道堂東偏知縣鄭肇之立

  陳郡王祠堂在連江里後覽鄉有德星堂三字蔡君謨書

  葉正簡公祠在縣學尊道堂西偏知縣葉文炳立

  張招討副使公祠在邑東街 【 舊址邑治北】

  王御史祠在保福院法堂西偏知縣陳致一立鄒道鄉墨蹟名公挽章刻於祠側知縣樊泰之為記

  張都統祠在水陸院西廡知縣陳致一立紹興中平山寇有功邑人德之故為立祠權尉方曅為記

  林萍齋先生祠在龍華寺東廡寺內法華庵乃萍齋讀書之地故立祠於此

  ○冢墓

  董子之墳過者下馬生而敬其人死而護其兆此賢人君子所以為世勸也不可不書

  唐散騎常侍墓在縣南五里鄭墓頭

  蔡忠惠公祖墓在縣南四十里赤湖蕉坑後奉敕葬公及夫人於風亭之蔡山唐妙應禪師讖云赤湖蕉坑口風亭草市頭蓋指此也

  葉正簡丞相墓在縣西二十里烏石大旗山

  王御史墓在縣東北二里保福院後

  敕昭德公墓在縣北三里大飛山下春月闔邑士民皆祭掃焉

  敕靈著王父墓在縣南四十里赤湖陳墓頭

  林萍齋墓在縣東五里靈陂亭西

  張招討副使墓在縣北二里龍掘犬眠山 【 雲林乃墓庵碑立庵之左】

  張宣義墓在邑西上賢巷三官堂前

  傅贈朝奉大夫滋墓在縣西五里塗坑小翹足山

  張葆光處士墓在縣東五里靈陂山院西

  傅贈金紫大夫佇墓在縣南十里白石西峯山

  傅龍圖閣學士淇墓在縣南三十里依安里九峯山下竈夾

  傅朝奉大夫大聲墓在縣南二十里慈孝里東溪山

  張八行墓在縣北二里保福院前 【 碑在墓西側】 賜承事郎陳訥齋墓在縣西北十五里埔前山

  王臞軒在縣南三十五里珠嶺

  敕惠澤廟 【 在惠州博羅縣】 死節鄭知縣墓在縣南十五里香山

  義塚在縣西北一里彌陀庵之側知縣呂祖平創後知縣翁永年重修